4.4焊缝磁粉探伤
4.4.1适用范围:本节适用于铁磁性材料焊缝及热影响区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检测。不适用于奥氏体不锈钢和其它非铁磁性材料的检测。
4.4.2探伤器材
4.4.2.1探伤仪器
4.4.2.1.1焊缝探伤时选用磁轭式探伤仪或旋转磁场探伤仪;
4.4.2.1.2探伤仪器的校验 提升力校验每次使用前均应校验一次,磁轭间距为200mm时,交流提升力至少为44N的提升力,直流电磁轭间距小于或等于100mm时,直流提升力至少为135N的提升力。
4.4.2.2磁粉及磁悬液
4.4.2.2.1 磁 粉 磁粉应具有高磁导率、低矫顽力和低剩磁,并应与被检工件表面颜色有较高的对比度。使用前应对其磁粉浓度进行测定,合格后方可使用。
4.4.2.2.2磁悬液 一般用水磁悬液,配置方法及浓度控制按磁膏生产厂家的推荐。并测定其100mL磁悬液的磁粉沉淀体积应为1.2-2.4mL。
4.4.2.3一般应选用灵敏度试片:A-30/100。
4.4.2.4辅助材料:磁悬液喷壶、手把灯或手电筒,3-5倍放大镜等。
4.4.3工艺参数
4.4.3.1磁化方法:磁轭法。
4.1.3.2磁化方向 纵向磁化,但应保证每一被检区至少进行两次独立的磁化检测,两次磁化方向应大致垂直。
4.4.3.3磁化电流类型 一般选用交流,如欲检出近表面缺陷也可选用直流。
4.4.3.4磁化通电方法:连续法。
4.1.3.5磁场强度
4.4.3.5.1用磁轭磁化时,磁场强度应根据提升力和A型灵敏度试片来确定, 当提升力符合要求、灵敏度试片显示清晰时,即认为磁场强度是适宜的。
4.4.4验收标准 除非设计文件另有规定,应按JB4730.4标准评定验收。
4.4.5系统灵敏度的校验 用透明胶布将A-30/100试片贴在工件被检范围的一端,刻槽的一面朝向工件。用与工件探伤相同的磁化规范进行磁化,当试片人工刻槽磁痕清晰显示时,则认为系统灵敏度合格。
4.4.6工件探伤
4.4.6.1焊缝磁化
4.4.6.1.1每条焊缝应至少放置一片灵敏度试片。
4.4.6.1.2球罐纵缝探伤时,应自上向下分段检测,若分段检测时,应在每一段探伤过程中按自上而下的方向探伤。
4.4.6.1.3使磁轭与工件接触良好。用连续法进行探伤,即磁悬液必须在通电时间内施加完毕。通电时间为1-3秒,间隔1秒。同一部位至少磁化两次。每一被检区进行两次独立的磁化检验,两次磁化检验的磁力线应大致相互垂直。磁轭在焊缝方向每两次相邻磁化的间距不应超过40mm。
4.4.6.2施加磁悬液 在对工件磁化的同时,用喷壶对工件施加磁悬液。停施磁悬液至少1秒后才能停止磁化。
4.4.6.3磁痕观察 在进行磁化的同时,对形成的磁痕进行观察,但磁化结束时应及时观察检测区内磁粉堆集情况。观察时使用手电筒或手把灯照明,必要时使用3-5倍放大镜观察。
4.4.7缺陷的记录 发现磁痕后,应不少于2次反复磁化,但确认为相关显示后,用记号笔在工件上标出,用草图在探伤记录上标注。
4.4.8缺陷评定 除非设计文件另有规定或用户另有要求,缺陷评定应按JB4730.4标准执行。 4.4.9探伤报告 探伤结束后,应及时签发探伤报告。报告内容应包括:工程名称、工件名称、工件编号、焊缝编号、仪器型号、验收标准、缺陷情况、返修及复探情况、探伤结论等,检测人员及审核人员应在探伤报告上签字。
4.4.10资料保管 所有检测资料应妥善保管。保管期限原则上不少于7年,7年后若用户需要可转交用户保存。 |